台灣位處地震帶,地震無時無刻都有可能發生,尤其今年 4 月 3 日的東部海域規模 7.2 地震,讓許多養貓家庭措手不及。突如其來的震動和巨響,讓許多貓咪驚慌失措,有的衝出家門走失,有的躲起來不吃不喝,讓飼主們擔心不已。
為了避免地震時發生意外,今天我要分享八個「養貓飼主地震守則」,讓你在遇到地震時能保護自己和愛貓的安全,讓你的貓咪也能在危機時刻安然無恙。
1. 讓牠躲,貓咪天生就懂得找安全的地方!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人類的最佳避難動作是「趴下、掩護、穩住」,而貓咪的避難要點則是「讓牠躲」。別擔心,貓咪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本能,遇到危險時會本能地尋找安全的地方躲藏,這也是牠們在突如其來的地震中更容易保護自己的原因。
比起安撫或餵食情緒保健品,更重要的是家裡需要準備多個讓貓咪躲藏的窩,例如紙箱、外出包、外出籠等等。這些東西平常就可以擺放在家中安靜的角落,讓貓咪自行躲藏。不要等到地震來臨時才慌慌張張地找地方讓牠躲,讓牠們有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2. 安全了牠就會出來,不要強迫貓咪!
地震發生後,如果情況不緊急,讓貓咪自己躲藏在牠覺得安心的窩裡,當牠覺得安全時,自然會自己出來。切記不要強迫牠從躲藏的地方出來,這會讓牠感到恐懼不安,也會降低人貓之間的信任關係。想像一下,如果你是貓咪,突然被從安全的地方拉出來,一定會感到害怕吧!
如果需要避難,可以連同牠的窩一起帶走,讓牠在熟悉的環境中更有安全感。例如,如果牠躲在外出籠裡,可以將外出籠連同牠一起搬到安全的地方,讓牠安心。
3. 貓咪的求生能力比人強,別太擔心!
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貓咪的求生能力確實比人強。遇到地震時,飼主可能會優先尋找貓咪,甚至陪著牠一起避難。但如果情況真的非常危急,人必須先撤離,就先撤離吧!如果找不到貓咪,可以等情況安全後再返回尋找。
不要過度擔心貓咪的安全,相信牠們的求生本能,牠們一定會找到安全的地方躲藏。
4. 平常練習,讓外出包、外出籠成為安全屋!
很多人會重視訓練,但訓練其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生活無時無刻都在訓練牠。平常就可以把外出包、外出籠當成家中擺設的家具,裡面放牠喜歡的玩具、零食,甚至平常吃飯的主食。這樣一來,牠就會把外出包、外出籠視為安全舒適的地方,而不是害怕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平常也要讓牠習慣外出包、外出籠,例如外出散步時使用,讓牠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帶牠去探索新世界的工具,而不是只有去醫院才會用到的工具。當貓咪熟悉外出包、外出籠,在地震來臨時,牠們就會更加願意躲進去,這也讓你的愛貓在危機時刻獲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5. 準備急用備糧,隨時應急!
外出包裡可以準備一些急用備糧,例如貓罐頭、肉泥、少量乾糧等等,以及平常外出會用到的胸背牽繩。定期檢查食物的保存期限,並且更新。地震發生時,可能無法立即取得食物,所以事先做好準備非常重要,確保你的愛貓在地震後也能獲得充足的營養。
6. 保持冷靜,不要讓情緒感染貓咪!
地震時,人類難免會緊張,但盡量不要大聲尖叫,避免讓貓咪更加恐懼。貓咪對主人的情緒非常敏感,你的恐懼情緒會加重牠們的不安。保持冷靜,讓貓咪感受到你的安全感,這對牠們來說非常重要。也要留意不要開門讓貓咪衝出去走失,這會讓牠們迷路,甚至發生危險。
7. 尋求專業協助,幫助貓咪走出陰影!
地震過後,如果貓咪躲藏的時間超過平常,例如超過一天都不吃不喝,並且不敢出來,就要盡快尋求貓行為專科獸醫師的協助。貓咪可能因為地震的經歷而感到害怕和焦慮,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才能慢慢走出陰影。
8. 定期檢查跳台,確保安全!
地震後,要檢查家中的跳台、貓架等物品,確保螺絲沒有鬆脫。可以考慮使用像 KATRIS 出品的「貓好橋」,它可以作為地面和跳台之間的緩衝階梯,提高貓咪爬上爬下的安全性,尤其適合行動不便的老貓或關節有問題的短腿貓。
養貓的地震守則表格
守則 | 內容 |
---|---|
1. | 讓貓咪躲藏,牠會自己找到安全的地方。 |
2. | 等牠安全了再出來,不要強迫牠。 |
3. | 貓咪的求生能力比人強,不要過度擔心。 |
4. | 平常練習讓外出包、外出籠成為安全屋。 |
5. | 準備急用備糧,隨時應急。 |
6. | 保持冷靜,不要讓情緒感染貓咪。 |
7. | 遇到問題,尋求專業協助。 |
8. | 定期檢查跳台,確保安全。 |
台灣處於地震帶,地震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可以透過了解貓咪的行為和習性,用更好的方式來保護牠們的安全。希望以上這些地震守則可以幫助你和你的愛貓度過地震,保持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