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不僅會影響狗狗的健康,有些甚至還會傳染給人類,實在不容忽視!今天,我要和大家深入探討五種狗狗常見的寄生蟲:心絲蟲、絛蟲、蠕蟲、耳螨和蜱蟲。了解這些寄生蟲的特點、感染途徑和預防措施,才能有效保護毛孩的健康,同時也 safeguarding 你和家人的安全。
心絲蟲:狗狗的隱形殺手,從蚊子開始的危機
心絲蟲 (Dirofilaria immitis) 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線狀寄生蟲。當蚊子叮咬已感染心絲蟲的狗狗後,幼蟲會隨著蚊子的唾液進入狗狗的體內。這些微小的幼蟲會在狗狗體內悄悄地成長,最終移行到心臟和肺動脈,在那裡發育成成蟲,長度可達 30 公分!心絲蟲會阻塞血管,影響血液流動,嚴重損害狗狗的呼吸和心臟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只是輕微的咳嗽或運動耐力下降。隨著病情發展,狗狗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持續咳嗽、體重減輕、嘔吐、腹部膨脹、昏厥等症狀。更棘手的是,有些狗狗感染後卻沒有任何明顯症狀,如同隱形的殺手,因此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治療心絲蟲感染相當複雜且具有一定的風險,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切除。藥物治療旨在殺死成蟲和幼蟲,但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副作用,需要獸醫師的密切監控。手術切除則適用於病情嚴重、心臟血管已嚴重阻塞的狗狗。
預防勝於治療!每月定期服用心絲蟲預防藥物,並保持環境清潔衛生,減少蚊蟲孳生,是預防心絲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建議諮詢獸醫師,制定最適合狗狗的預防方案,並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及早發現潛在的感染。
絛蟲:跳蚤帶來的腸道威脅
絛蟲 (Dipylidium caninum) 是一種扁平、分節的寄生蟲,主要透過跳蚤傳播。當狗狗舔毛時,可能會不小心吞下身上帶有絛蟲卵的跳蚤,絛蟲卵就會在狗狗的腸道中孵化,並吸取狗狗的營養。成蟲體長可達 20~70 公分,外觀像一條白色細線。
感染絛蟲的狗狗可能會出現腹瀉、嘔吐、腹部膨脹、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貧血、皮膚發癢、肛門周圍搔癢、舔舐肛門等症狀。有時,飼主甚至可以在狗狗的糞便或肛門周圍發現脫落的絛蟲節片,看起來像米粒或芝麻。
獸醫可透過糞便檢查來診斷絛蟲感染。治療方式通常是口服驅蟲藥,療程可能需要數週至數月,並須配合徹底的環境清潔和跳蚤防治,才能有效杜絕絛蟲感染。
預防絛蟲感染,必須從控制跳蚤著手:
- 定期使用有效的驅蚤產品,例如滴劑、口服藥、項圈等。
- 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定期吸塵、清掃地板和床墊,清洗狗狗的睡床和毛巾。
- 定期修剪狗狗的毛髮,尤其是在夏季,可以減少跳蚤藏匿的空間。
- 監督狗狗的飲食,避免食用生肉或野生動物,防止攝入絛蟲卵。
- 定期進行糞便檢查和健康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感染。
蠕蟲:腸道裡的搗蛋鬼,多元的感染途徑
蠕蟲是一大類寄生蟲的統稱,包括蛔蟲、鉤蟲、鞭蟲等等,它們會感染狗狗的腸道和其他器官,造成各種健康問題。不同的蠕蟲種類有不同的感染途徑和症狀。
蠕蟲種類 | 感染途徑 | 症狀 |
---|---|---|
圓線蟲 (蛔蟲) | 食入蟲卵、母體垂直傳染 | 腹瀉、嘔吐、食慾不振、體重下降、腹部膨脹、咳嗽 |
鉤端蟲 | 皮膚接觸、食入蟲卵、母體垂直傳染 | 腹瀉 ( often bloody )、嘔吐、食慾不振、貧血、虛弱、皮膚搔癢 |
鞭蟲 | 食入蟲卵 | 腹瀉 ( may contain mucus or blood)、里急後重、脫水、體重下降、貧血 |
蠕蟲感染不僅危害狗狗健康,還可能傳染給人類,尤其是兒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治療方式包括口服驅蟲藥,獸醫會根據狗狗的年齡、體重、感染種類和嚴重程度來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劑量。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配合環境清潔和衛生管理,才能有效控制蠕蟲感染。
預防措施:
- 定期驅蟲,幼犬通常需要更頻繁的驅蟲。
- 清理狗狗的糞便,避免蟲卵污染環境。
- 避免狗狗接觸受污染的土壤、水源和食物。
- 定期進行糞便檢查。
耳螨:狗狗耳朵的隱患,持續搔癢的困擾
耳螨是一種寄生在狗狗耳道內的微小蟲子,會引起劇烈搔癢、發炎和分泌物增多。感染耳螨的狗狗會不斷抓撓耳朵,甚至抓破皮膚,造成二次感染。
耳螨的傳播途徑是直接接觸,例如與感染的狗狗或被污染的物品接觸。
症狀包括:
- 持續搖頭、抓撓耳朵
- 耳朵紅腫、發炎
- 耳道分泌物增多,顏色可能為黑色、棕色或黃色,質地可能是乾燥的或油膩的
- 耳朵散發出異味
- 聽力受損 (嚴重情況)
獸醫會透過耳鏡檢查和耳垢採樣來診斷耳螨感染。治療方式通常是使用耳藥,療程通常需要數週,並須徹底清潔耳道,移除耳垢和分泌物。
預防措施包括:
- 定期清潔狗狗的耳朵。
- 避免狗狗與感染耳螨的動物接觸。
- 保持環境清潔。
蜱蟲:潛伏的吸血鬼,傳播疾病的媒介
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常見於草叢、樹林等潮濕環境。它們會附著在狗狗的皮膚上吸血,並可能傳播萊姆病、艾利希體症、巴貝斯蟲病等疾病。
感染蜱蟲的狗狗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仔細檢查可以發現附著在皮膚上的蜱蟲。有些狗狗可能會出現局部皮膚紅腫、搔癢、發燒、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預防蜱蟲的方法:
- 定期檢查狗狗的身體,尤其是在戶外活動後。
- 使用預防蜱蟲的產品,例如滴劑、項圈、噴劑等。
- 清除家中和庭院的雜草和落葉,減少蜱蟲滋生的環境。
- 避免帶狗狗到蜱蟲盛行的地區活動。
發現蜱蟲時,應立即使用鑷子或專用工具小心地將蜱蟲移除,避免蜱蟲的口器斷裂殘留在皮膚內。如果狗狗出現疑似蜱傳疾病的症狀,應立即就醫。
身為專業寵物專家 Mark,我由衷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飼主更深入地了解狗狗常見的寄生蟲,並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守護毛孩的健康,讓牠們享受無寄生蟲的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