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毛爸媽們,你們是否曾經注意到家中的毛小孩突然開始發抖?就像我們人類在寒冷、生病、甚至激動或開心時會發抖一樣,狗狗發抖的原因也相當多元。發抖可能是狗狗表達身體不適的一種方式,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為了毛孩的健康,身為專業寵物專家的我,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深入探討狗狗發抖的各種可能原因、潛在風險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幫助各位毛爸媽守護家中毛孩的健康!
發抖原因一:冷颼颼!狗狗怕冷怎麼辦?
狗狗和我們人類一樣,是恆溫動物,需要維持一定的體溫才能保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在寒冷的環境下,狗狗會透過發抖來增加肌肉活動,進而產生熱量來維持體溫。狗狗的理想體溫大約在攝氏 20 度左右,但會因品種、個體、年齡以及健康狀況而有所差異。
品種 | 特徵 | 耐寒性 | 說明 |
---|---|---|---|
寒帶犬種 | 密毛、小耳朵 | 較耐寒 | 像是哈士奇、阿拉斯加雪橇犬等,擁有厚重的毛皮,能有效抵禦寒冷。 |
熱帶犬種 | 薄毛、大耳朵 | 較怕冷 | 像是吉娃娃、迷你品等,毛皮較薄,更容易感到寒冷,需要額外保暖。 |
就像我之前養的小博美,一到冬天就冷得直發抖,總是蜷縮在窩裡瑟瑟發抖,看了讓人心疼。這時我會幫牠穿上保暖的衣服、準備溫暖的窩,並在窩裡放上熱水袋或電熱毯,讓牠能舒服地度過寒冷的冬天。如果狗狗在室內發抖,請務必確認房間溫度,因為冷空氣密度較大,會沉降到地面,狗狗更容易感到寒冷。確保房間沒有冷風吹入,並提高室溫,或是使用暖氣、電暖器等設備來提高室內溫度。
在室外時,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或是下雨天,記得幫狗狗穿上保暖衣物,尤其要注意容易著涼的肚子、背部以及腳掌等部位,特別是短毛狗狗。但也要避免長時間穿衣,以免引起皮膚炎或其他皮膚問題。此外,也要注意衣物的材質,選擇透氣、舒適的材質,避免造成狗狗皮膚過敏或不適。
如果沒有及時讓狗狗保暖,可能會導致體溫下降、血液循環不良、免疫力降低,更容易罹患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炎、肺炎和鼻炎。代謝功能下降也可能引發腹瀉、腸胃炎和膀胱炎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發抖原因二:緊張害怕!安撫狗狗的小技巧
狗狗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也會感到緊張、害怕、興奮或壓力。當狗狗經歷這些情緒時,身體可能會出現一些反應,例如發抖、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流口水、躲藏等等。這些都是狗狗表達情緒的方式,我們應該學習如何理解和安撫牠們。
帶狗狗去看醫生、美容或是到陌生的環境時,牠可能會因為陌生的環境和人而感到緊張不安,進而發抖。這時,我們可以輕輕撫摸狗狗,用溫柔的語氣和牠說話,並給予牠一些零食或玩具,轉移牠的注意力,讓牠冷靜下來。切記,不要表現出緊張的情緒,因為狗狗非常敏感,尤其是小型犬,牠們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緒,如果主人也很緊張,狗狗會更加不安。
我朋友家的泰迪每次去醫院都非常害怕,全身發抖,甚至會躲起來不敢出來。我朋友會一直安撫和撫摸牠,用溫柔的語氣跟牠說話,讓牠慢慢放鬆下來,並給予牠一些小零食作為獎勵,讓牠知道去看醫生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發抖原因三:歲月不饒狗!老化引起的顫抖
隨著年齡增長,狗狗的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就像老年人一樣,可能會出現一些老化相關的症狀,例如發抖、行動不便、關節疼痛、視力聽力下降等等。高齡狗狗即使骨骼和神經沒有異常,後肢也可能抖動得很厲害。這種情況稱為老年性震顫,是由於自律神經控制能力下降所致,就像老年人手會顫抖一樣。
高齡狗狗從坐姿或臥姿起身時,腿可能會發抖,行動變得不便。目前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我們可以在狗狗常坐的地方鋪上防滑墊,方便牠站立,並提供一些輔助工具,例如樓梯、坡道等等,幫助牠們更容易上下樓梯或上下床。即使沒有震顫,高齡狗狗的肌肉力量也會減弱,要注意狗狗睡覺和活動的地方是否防滑,避免扭傷。定期帶狗狗散步,可以幫助牠們維持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度。
除了老化造成的自然抖動,高齡犬的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等荷爾蒙失調,以及髖關節異常、關節炎和腰椎神經疾病,也會引起不受控制的抖動。如果狗狗出現其他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精神萎靡、排尿異常等等,請立即帶牠就醫,讓獸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
發抖原因四:疾病警訊!不可輕忽的顫抖
顫抖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更嚴重的抖動稱為抽搐。抽搐是由於大腦發送暫時無法控制的訊號所引起,會導致身體顫抖、流口水、失禁,甚至昏厥。如果狗狗出現抽搐的症狀,請立即帶牠就醫,讓獸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
引起痙攣的疾病大致分為腦部疾病和腦部疾病以外的疾病。腦部疾病包括癲癇、腦膜炎、腦炎、腫瘤等等。癲癇是狗狗抽搐最常見的原因,通常發生在 6 個月到 3 歲之間,且找不到明顯病因。目前沒有根治方法,如果發作頻繁,可以嘗試抗痙攣藥物。
腦部疾病以外引起狗狗不受控抖動的原因或疾病包括中毒、低血糖、肝病、腎功能不全引起的尿毒症、犬瘟熱、心臟疾病等等。這些疾病通常伴隨痙攣以外的症狀,例如中毒會引起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等,低血糖會引起虛弱、嗜睡、顫抖等等,肝病會引起黃疸、食慾不振、嘔吐等等,腎功能不全會引起多渴多尿、食慾不振、嘔吐等等。
除了痙攣,狗狗在忍痛時也會發抖。狗狗不像我們能用語言表達,當牠們疼痛難耐時,發抖就是一種訊號。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狗狗的行為、姿勢、食慾、排泄等等,來判斷狗狗是否感到疼痛。如果懷疑狗狗身體不適,請立即帶牠就醫,讓獸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
發抖的原因不一定是疾病,我們要仔細觀察狗狗發抖的持續時間、頻率、伴隨症狀等等,並在獸醫師的協助下確認原因。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讓狗狗早日恢復健康。
希望各位毛爸媽都能關注狗狗的健康狀況,讓牠們快樂地陪伴我們。如果狗狗發抖,請務必仔細觀察,找出原因並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