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看著毛孩們活潑可愛的樣子,真是讓人心都要融化了!然而,在享受與寵物相伴的溫馨時光之餘,我們也必須對他們的健康負責,尤其是潛在的疾病風險,更是不能輕忽。今天,Mark 要和大家深入探討一個至關重要的議題——狂犬病。許多人對於狂犬病充滿恐懼,網路上也流傳著許多不正確的資訊,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因此,Mark 將以專業的角度,帶領大家認識狂犬病,了解預防方法以及正確的處理步驟,讓您和毛孩都能安心享受幸福生活!
什麼是狂犬病?恐水症又是怎麼回事?
狂犬病,又稱恐水症,是一種致命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由狂犬病毒引起。這種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最終導致死亡。感染狂犬病後的臨床表現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時期 | 持續時間 | 症狀 |
---|---|---|
前驅期 | 1-4 天 | 類似感冒症狀,如發燒、頭痛、全身倦怠、食慾不振等,容易被誤診。這個階段的症狀較為輕微,不易察覺。 |
神經系統症狀期 | 2-20 天 | 出現明顯的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應激性增高、焦慮不安、胸部壓迫感、怕風、肌肉痙攣影響呼吸和進食、對光、噪音和感覺刺激敏感、易受驚嚇、出現幻覺、譫妄等。嚴重時可能出現癱瘓或昏迷。 |
恐水症狀期 | - | 出現典型的「恐水」症狀,患者會因為吞嚥困難而害怕喝水,甚至看到水也會感到恐懼。此外,也可能出現怕風(恐風症)等症狀。 |
我曾經聽過一個令人心碎的案例:一位年輕人感染狂犬病後,因為肌肉痙攣而無法正常吞嚥,即使口渴難耐,也不敢喝水,最後在痛苦中離世。這個案例提醒我們,狂犬病的危害不容小覷,及早預防至關重要。
我的寵物健康嗎?哪些動物不會傳染狂犬病?
許多人誤以為只有被流浪狗咬傷才會感染狂犬病,其實不然。雖然犬隻是主要的傳染源,但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例如貓、蝙蝠、狐狸、浣熊等等。然而,並非所有動物都會傳染狂犬病。健康的動物並不會攜帶狂犬病毒,因此被健康動物抓咬傷,通常不需要接種疫苗。那麼,如何判斷動物是否健康呢?
- 定期接種疫苗: 城市內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家養貓狗,且來源清楚,不散養、不流浪,也未曾被疑似狂犬病的動物咬傷過,通常被認為是健康的。
- 行為正常: 因為護子、護食、被弄疼等原因而咬人,但並非無端攻擊人的動物,也通常被視為健康動物。
- 持續觀察: 如果被動物咬傷後 10 天以上,動物依然健康如常,則感染狂犬病的風險非常低。
我的鄰居家就養了一隻可愛的貓咪,牠每年都按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從未有過攻擊人的行為,而且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正常,這就是一隻健康的貓咪。
狂犬病如何傳播?潛伏期有多久?打破網路迷思!
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於感染動物的唾液中,並透過以下途徑傳染給人類:
- 咬傷: 被帶有病毒的動物咬傷是主要的傳染途徑。
- 舔舐傷口或黏膜: 狂犬病毒也可透過動物舔舐人體的新鮮傷口或黏膜(例如眼睛、鼻子、嘴巴)進入人體。
- 抓傷: 動物的爪子可能沾有唾液,因此被抓傷也存在感染風險,尤其當傷口較深或動物剛舔過爪子時。
值得注意的是,網路上流傳著許多關於狂犬病潛伏期的錯誤資訊,例如有人聲稱潛伏期長達數十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資料,人體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在 3 個月以內,1 年以上的極為少見。因此,如果您小時候曾被動物咬傷,但未接種疫苗,也不用過度恐慌。
被動物咬傷怎麼辦?正確處理傷口,避免憾事發生!
即使是被家養寵物咬傷,也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 徹底清洗傷口: 使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覆沖洗傷口至少 15 分鐘。狂犬病毒在 pH 值 8 以上的環境中不易存活,肥皂水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活性。
- 消毒傷口: 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劑消毒傷口,可以進一步殺滅病毒。
- 就醫評估: 儘速前往醫院或診所就診,讓醫生評估傷口並決定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 不要包紮傷口: 狂犬病毒是厭氧病毒,在缺氧的環境下更容易繁殖。因此,應避免包紮傷口,保持傷口通風乾燥。
曾經有新聞報導,一位民眾被狗咬傷後,自行包紮傷口,結果導致感染狂犬病。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輕忽任何動物咬傷,即使傷口看似輕微,也應及時就醫。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更了解狂犬病,並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毛孩的健康。記住,科學養寵物,才能讓彼此共享幸福時光!